康琦林在调试机床参数,加工精密模具。
身穿深蓝色工作服,带着一副近视眼镜,穿梭于技术现场与办公室之间……来自先进半导体材料(深圳)有限公司的康琦林每天都很忙,忙于公司制造技术的开发与支援。刚获得“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的康琦林虽已年过半百,但他说自己还有一颗年轻的心,希望能在制造技术创新上收获新成绩。
反复做实验致眼睛疲劳红肿
作为一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加工商,康琦林所在的公司有大量业务是加工设备使用的精密模具。2015年,公司有新的订单需求,其中涉及精密的球面或曲面LED模具,要求表面粗糙度为Ra0.04,即使在40x放大镜下观察时也不能有任何磨纹或划痕,轮廓度在0.003mm之内。“这样的一个模具内,少则十几个,多则上百个球面需要抛光,我们以往针对简单模具采用的传统手工抛光技术根本不适用于这种产品,技术达不到要求。”接到新任务后,进入公司已有16年的康琦林犯难了。这也是该公司当时LED模具生产中遇到的一个瓶颈。
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康琦林开始不断地寻找合适的设备、工具、技术和方法等解决方案,提出构思新设想,并对此做了大量的试验、分析、验证,积累了不少数据和经验。整个试验阶段前后持续了半年的时间,每一次试验时康琦林都要亲力亲为。对于当时康琦林的专注状态,同事们都印象深刻,尤其是由于康琦林在放大镜下反复观察实验,以至眼睛红肿发炎。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大家的配合与努力下,康琦林借助数控设备实现了这类精密LED模具的抛光,实现公司这项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此后,该公司在这方面的业务也越来越多。
让比头发还细的线自动穿过机床
2016年,康琦林又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在线切割加工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模具时,必须让线穿过一个直径约0.2mm的引线孔。虽然一般线切割机床都有自动穿线系统,但对于如此之小的直径孔就失去了作用,只能靠人工穿线,费时又费力。
“那些线比头发还要细,以前是机床停在那,让人去穿,快时五六分钟,慢时要花半个小时。”康琦林便想着对原有穿线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他仔细研究穿线结构,利用相关科学原理,采用廉价但使用率高的高精度零件作为导向装置,同时用流体带动线进行运动,从而实现自动化穿线。这一创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线切割整体产能提高超20%。
“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共同提高,共同成长。”除了高级制造工程师外,康琦林在公司还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公司工程师学会会长,另一个是培训导师。在康琦林的眼中,学会是工程师们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培训导师则是激励自己全方位汲取新知识的动力。他坦言,自己在公司能不断地接收新知识和正能量,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魅力。正是有着如此强大的后盾支撑,康琦林才有底气和团队成员一起,去为公司新产品的加工技术开发、投向市场等,作出应有的贡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今年,康琦林还获得“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
“我不想让制造技术成为别人眼中的‘老古董’,希望继续在这方面有所创新,也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制造行业。”
宝安日报记者 何冬英 通讯员 吴千 邬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