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芹斋是谁?
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卢芹斋是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在战乱期间,他曾将包括青铜器、玉器、佛像、唐三彩等大量中国古代珍贵文物转卖至欧美。据称,1949年以前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中,至少有一半是经他之手流转出去的。
但在西方人眼中,卢芹斋是传递中国文化的使者,是他让西方对中国艺术有了新的认识,甚至可以说从他开始,西方才对中国艺术品具备了鉴赏力。
卢芹斋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在动荡起伏的历史背景下,成为20世纪世界艺术活动的一个缩影。他的一生也极富争议,究竟是收藏大师还是卖国大盗?
卢芹斋,本名卢焕文,浙江湖州人,1880年出生于当地的平民家庭,由于幼时父母双亡,卢芹斋被寄养在远房叔父家中,在叔父家生活一段时间后,15岁的他为谋生计前往南浔张家做仆人。
在这里卢焕文认识了大他三岁的张家二少爷张静江,后被提拔为张家二少爷的贴身仆人。1902年,张静江担任清朝政府派驻法国的商务参赞,他唯一带上的家仆就是22岁的卢焕文,卢焕文跟随东家张静江在巴黎,从古董店学徒做起,渐渐成了公司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后来28岁的卢焕文决定自立门户,成立了“来远”公司,取货来自远方之意,并且他也给了自己一个全新的身份,换掉土气的原名,改名为卢芹斋,日后西方各界习惯称他C.T. Loo。
1912至1915年间,卢芹斋与上海古董商吴启周合作,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牛”的私人古董出口公司。1914年一战爆发,古董生意一落千丈,卢芹斋随即将敏锐的目光投向美国,在纽约的街角他开设了一家分店,显然美国让他赚到了更多的钱。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的艺术考古活动进入一个高峰期。许多文物被挖掘出来,很大一部分进入市场,卢吴公司财大气粗将市面上流通的好货,包括青铜、古玉、瓷器、字画等抢先收入囊中,然后将它们发往巴黎或纽约。同时,他们还从盗墓者手中购买大量文物,如壁画、佛像、青铜器等。
他利用之前在欧洲合作的客户,为自己在美国贩卖文物打开了市场。说到底,卢芹斋的公司能成为当时最大的出口古玩公司,与张静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倚靠张静江这一坚强后盾,三十余年间,当时的国民政府对于卢芹斋的走私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卢芹斋的生意制胜关键不仅包括国内广泛的人脉、灵通的国际行情消息与精明头脑,还有积极举办、参与展览。如1934年和1935年,分别在巴黎和伦敦举办中国青铜和古玩展览以推广销路。
卢芹斋40岁时,他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建造一座完全中式的建筑,用以展示和销售来自中国的珍宝。在他的规划下,红楼被打造成巴黎市内最正宗的中国式建筑,用来售卖来自中国的绝世收藏,买家们即使未曾到达中国,也能置身于华美的古典楼阁,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卢浮宫”。
通过卢芹斋高超的运作能力,西方买家对于中国文物的趣味陡然一变,无数西方人到此品评与鉴赏文物,而卢芹斋却懂得如何向不同的对象,推荐他们所感兴趣的商品。许多来自国内的稀世珍宝,都短暂地寄居在巴黎红楼,最终却难以避免奔波流离的命运。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卢芹斋设在上海分部的一大批重要文物被收缴,他分布在中国各地的“同伙”有的被监禁,有的被处决。卢芹斋悲哀地向友人表示:“中国文物的交易已到尾声,我的乐趣将被全部剥夺!”
1950年,卢芹斋在美国宣布退休,接着将纽约古董分店清仓,由他的同僚接收,法国巴黎古董店和那座大名鼎鼎的“中国卢浮宫”,则由他的小女儿接管,直至2006年被家族拍卖。
从入行到退休,卢芹斋驰骋古玩市场30余年,他究竟倒卖了多少国宝,至今无人能说得清楚,仅卢芹斋亲自在纽约举办的两次拍卖,就出售中国文物2800余件;在巴黎的一次展销中,他卖出青铜器、雕塑、玉器3000余件。
在被卢芹斋倒卖的中国文物中,以昭陵六骏石刻最为著名,昭陵六骏跟唐太宗的故事我们许多人都听过,昭陵六骏含有我们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基因,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瑰宝,此事中国人至今难以释怀,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莫大破坏和亵渎,甚至将之于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相提并论。
当年,卢芹斋为将这六块精美石刻运送出国,甚至准备将它们打碎,幸得北洋政府在过关时查获,才让珍贵文物避免流失海外的厄运。可不幸的是,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被卢芹斋偷卖给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讨要,最终也无结果。
民国时期号称海内第一的造像碑,被军阀劫运北京,辗转出售给了美国人。今天,它被摆放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一角,而由此碑所反映出的来自异域文化的影响意义非凡,成为南北朝后期中国佛教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力。没错这正是卢芹斋卖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买的。
还有一件是商代青铜方罍器身,这件青铜器造型精美、纹饰繁复,是商代青铜器的顶峰之作,展现了我国古人高超的青铜冶炼制造技术,这件商代方罍是那时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包含着我们的文化基因。不过幸好这件文物后来被重金回购,最终回归了祖国。
1957年,卢芹斋因长期瘫痪在床,患肺炎死于瑞士一家诊所,终年78岁。晚年的卢芹斋对自己的一生确实感到十分矛盾,他承认自己使不少国宝流掉海外,但也为使这些国宝避免了战乱而感到幸运。对于国内的指责,卢芹斋认为许多国宝名品,终熬不过民国前后四十年的盗凿贩售,散佚海外。
卢芹斋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有人说他是“文物贩子”,有人说他是“艺术使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伴随着他的后半生。
这也不是他身上唯一的矛盾:在卢芹斋生命里的每一天,他都告诉法国的家人中国已不再有亲友,但事实上,他每年都会偷偷给老家的村子里寄钱,一年2000美元,直到去世的前一年。
1937年当日本人入侵中国的时候,他尽其所能拿出钱来鼓励人们抗争。1938年1月,他在伦敦赞助了一场中国文物展,收入全部捐献给美国医疗援华会。1947年,在学者陈梦家的鼓动下,卢芹斋又向清华大学文物陈列室捐赠了河南洛阳出土的战国青铜器“嗣子壶”。
他坦言自己热爱祖国,同时也将祖国洗劫了5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