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著名宰相裴休博学多识,兴趣广泛,擅长写诗绘画,尤精于书法。他的墨宝《圭峰禅师碑》,貌似柳体,却又比柳体富于变化,有独特的风骨。除了这些,裴休还喜欢珍藏珍稀的古玩。裴休虽然精明而博学,却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唐阙史》记载:裴休掌管起草皇帝诏书的时候,有一个表亲调任曲阜任县令。当地农夫开荒耕地,挖出来一件古代的器物,献给了县令。曲阜县令初步鉴别,认为这种器物叫“盎”,内部可容纳三斗的东西,器物颈短鸟足,方耳圆口,古拙雅致,清理掉表面的泥土,隐约可见有九个古代篆字。曲阜县令不认识古篆字,就请兖州善于写篆字的鲁生帮助辨认。
鲁生能写九种古代篆字,他看过“盎”上面的篆字说:“这叫大篆,现在已经不流行了,不过我学习过,认识这些字,这九个字是——齐桓公会于葵丘岁铸。”“齐桓公会于葵丘岁铸”字面的意思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姜小白在葵丘(今属河南民权)与诸侯会盟,特铸造此“盎”,纪念这次历史事件。曲阜县令感到很神奇,于是比对当时流行的篆字,发现笔画确实差不多。几天后,曲阜县令就用车装载着“盎”,送到了京城长安的裴休府上。裴休观赏过后,认为确实是春秋时期的器物,于是极为珍爱,视若至宝。下朝回家,有空儿就会欣赏一番,有时候还会在亲戚朋友来访的时候,取出来显摆显摆,人们口口相传,裴大人府上藏着一件稀世珍宝。裴休担任礼部侍郎的时候,有一次出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有个考生听说过裴休家有珍宝“盎”,请求欣赏欣赏一饱眼福。
某一天,裴休就把那个考生连同诸多学子请到自己家宴饮,席间,取出“盎”令众人围观。当时,中书舍人刘蜕看过之后,他觉得不像是春秋时期的古代器物,而是近代古董商伪造的赝品。裴休一脸不高兴地说:“你有什么依据呢?”刘蜕回答说:“从前我专门研究过春秋时期的一些文献,曾记载着齐桓公九次召集诸侯,以此树立威信,稳固霸主地位。在葵丘会盟是第八次。《礼经》记载: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五月,诸侯安葬了齐桓公,结成同盟的诸侯举行祭拜,商议谥号为‘桓’。”裴休瞪大眼睛,听刘蜕继续说:“葵丘会盟发生在齐桓公姜小白活着的时候,此后还有一次会盟,换句话说,姜小白活着时候,不可能称为齐桓公,因此可以断定,此器物为伪造的赝品!”裴休如梦初醒,惭愧学识不如裴休,于是派人将“盎”砸个粉碎,而后举杯一饮而尽,叹服刘蜕学识渊博,眼光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