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路边市场又开始了,在闲暇的时候逛逛古玩市场也是不错的选择,说不定运气好就能在那里淘到宝贝呢。
不过淘宝捡漏可不是光凭运气就行的,还要有一定眼光和勇气。正好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古董方面的小说里面有大量的鉴别古董知识可以拿来借鉴和学习。
小说是著名作家马伯庸写的《古董局中局1》,这部书先后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小说是以一件流落在日本的国宝--武则天时期的明堂玉佛头回归祖国为主线,讲了主人公许愿为查找当年真相深入险地,最后揭开了潜藏在古董之下的,一段延绵千年历史的恩怨纠葛。
除此之外,这本书里还写了大量的关于古董和鉴古的实用干货,就连这本书的扉页都写到:了解古董的一切定要看《古董局中局》这是一部关于古董行业方面的百科全书。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书中到底写了哪些捡漏小知识。
一 ?玉石有言
古语说:“玉石有言,其声舒杨。”
真玉石的声音清脆悦耳,它的内部结构,密度等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所以鉴别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靠听声音来判断玉的真假和品质,假玉石的声音是沉闷,暗哑的。
书中,许愿在得知爷爷许一城的秘密与岐山有关时,便只身前去,结果刚去就落入了当地有社会背景的古董贩子秦哥手里。
秦哥为了考验许愿的鉴古能力,便拿出了随身佩戴的玉让他鉴别,许愿靠听声音判断出了秦哥所佩戴的玉是青海玉或俄罗斯玉,属于顶级货。
在书中,还讲了辨别老玉的方法。
比如,可以从开窗处分辨是不是老玉。因为老玉处理开窗的手法和现代不同,老玉是磨痕和窗口是垂直的,而现代是磨痕顺着窗户走。
老话说:“真石不如假玉”,玉比金石更容易看出价值,从古至今都是很喜欢的配饰,鉴别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在购买时要多留意一下。
二 ?青铜看年代
青铜器的鉴定看锈,真的锈色莹润自然,假的浮在表面上。古铜锈质地特别的硬,假的是胶水做的锈用指甲一扣就进去了。
书中,许愿在鉴定青铜环时,就是用指甲一使力环就弯了,从而判断出其真伪。
但在汉唐时期,铜镜用的材质是高锡青铜,假的做旧用水银,明矾,鹿角灰掺着玄锡粉摩擦镜面,几乎可以乱真,这点要注意。
而且不同的年代的青铜器,器式风格都是不同的,这需要对历史知识有丰富的了解才能判断。比如山东大学博物馆的藏品商中末期的壶,提梁两端的兽首就很少见。西周早期风格的双耳簋,颈部和圈足的云纹,腹部的菱格乳钉,都是年代的产物。
每一件青铜器都代表着古代人民的智慧。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还有一件用三维扫描无法建模和复制的曾侯乙尊盘,有的朋友叫它古代的保温杯,冬天时在盘中装热水可以温酒不凉,夏天盘中放上冰块可以冰镇。
三 包浆有讲究
现在,有人喜欢盘手串、葫芦等文玩,为了让它们表面出包浆,用什么方法的都有。
前一阵有个视频,公交车上一位大哥把串珠放到头上利用头出的油盘珠子,见此有网友还调侃说:“盘半个月,头就包浆了。”
包浆也叫蚕衣,是古玩表面油脂的一层光皮,它光泽沉稳内敛,拿到手后手感温润滑腻,所以喜欢文玩的人,平时手上总会有一串珠子反复的把玩摩擦,让包浆随着时间越长越来越漂亮。
其实不只文玩,像古瓷器,铜玉器,书画,碑的表面也会因长期氧化产生包浆,而且时间越长表面包浆越越厚也就越漂亮。
那如何判断真伪呢?玉石的包浆光滑细腻,老瓷器光泽柔和,木器的包浆莹润,还有一些古玩只有专家才能看出它的包浆。
比如我今天就在微博上看到一篇讲著名文化学者马未都去欧洲古玩市场捡漏的文章,文中分享了马老师当时看中了一个瓶子,老板说该瓶子是中国皇帝用过的卖1000欧元,但马老师却讲价到500欧元将其买下。
当时老板以为他成功忽悠了一个客户卖出了一件赝品,殊不知该瓶子其实是康熙时期出口到欧洲的珍品瓷器,真实价格高达1000万人民币。
看来这淘宝捡漏,还真的必须要博才兼备,鉴宝的能力和砍价的功夫缺一不可,而且还考验一个人的学识与阅历。
淘宝捡漏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以陶冶性情了解历史,但不能指着它一夜暴富,我还是建议大家多看少买,实在想买也最好找真正懂行的大家来帮忙掌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