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文明的底蕴也造就了无数古代名城,在现今大多人印象中比较深刻的大多是如长安、洛阳、建康和北京等地,因为这些地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朝古都,特别是北京,历经了元明清三朝后,现今仍是历久弥新,依旧是中国首都。
而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城市,它曾是八朝国都,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更是曾经的世界第一大都市,现今却被大多国人所遗忘,默默地坐落在华夏大地的一角,不复曾经的荣光,它便是开封——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古代都城。
要知道,如此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在诸如韩国和日本等重视文化渊源的国度,又或者如美国等缺乏历史的国家,势必会被大肆宣传,为何在中国却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呢?
开封,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历史上传说的朝代——夏朝。在人们印象中,夏朝因为太过久远而十分神秘,以至于部分外国人以为,这是中国人臆想的朝代。而开封却是这个传说朝代的国都,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其城市历史底蕴的悠远。
我们知道,夏朝其实与后面的朝代不同,它更类似于一个部落酋长制的国度,其版图远小于武丁中兴之后的商朝,所以其首都也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了。
在夏朝过去近千年后,东周的晋国被其三个大臣瓜分成赵、魏、韩三国。当时的魏惠王为了躲避秦国的侵扰,同时又能向东发展,便决定迁都于"大梁",开封城自此开始载入史册。然而,当时开封虽然地形平坦,物产丰饶,但这也成其弊端。作为黄河中游的城市,开封地势低平,不便排水,使得魏国既面临内忧,又面临外患。
公元前360年,惠文王便开始挖掘河道,开创鸿沟运河,将大梁城的水引入颖水、涡河。这条鸿沟的开凿,使得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自此连接起来,这也令大梁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枢纽。而运河的疏通,也使得土地更加肥沃,魏国的政权也更加稳固。
然而百年之后,秦将王贲却因久攻此城不下,便引鸿沟之水将其毁于一旦,一座历经百年繁荣的都城,就此埋于河沙之下。
弹指间,又是千年过去,此时隋朝统治下的中原大地迎来最昌盛的时代。但此时的长安古都及其附近,因为历经自秦以来千年的过渡开垦,已经难以养活数百万之众的人口,所以隋炀帝决定修筑运河,运载各地粮食到长安。这次开封再度搭上了历史的便车,它曾经良好的水利基础使得运河途经此地,于是开封再度繁荣起来。
安史之乱后,长安为了保证漕运的行进,更是在此处设立宣武军,开封再度重建。从此以后,汴州(开封)成为了中原军事重镇。公元907年,汴州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谋权篡位,覆灭唐朝,以汴州为都城,建立后梁政权。
后来的五代中,除了后唐外,全部以汴州为都城,汴州更加繁华。其间,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不仅对此城重新规划,还兴修水利,疏通汴河,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为后来北宋定都此地打下良好基础。
北宋建国以后,定都成了皇帝赵匡胤的难题。当时在赵匡胤心中主要选择有三个,一是长安,但这个古都历经太多战乱,早已不复当年气势恢宏的景象,显然重新入主需要大修工程,这对于新建国的北宋而言显然不可取;而洛阳作为赵家兄弟的出生地,赵匡胤也不是没有想过,可由于战乱,此地河道失修后通航能力下降;与此同时,开封却是水陆交通极为发达,还异常富庶,此地更是赵光义的政治资本,所以最终北宋以汴州为京城。
于是乎,注重工商业发展宋朝将开封的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峰,以至于当时开封可谓是中世纪世界第一大都市。其繁荣景象,从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长期的繁荣也渐渐导致开封及周遭的环境变得恶劣,水土流失从长安已经波及到了汴京。黄河携带的泥沙也越来越多,不断逼近开封。所以周围的密集水道也成为了黄河泄洪的最佳渠道。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河道也开始被泥沙堵塞,开封附近的黄河大多年份溃决泛滥。
后来,随着少数民族的异军突起,北宋南迁都城临安,而金国和元朝都以北方为都城,所以河南的水道堵塞愈发严重。等元朝将大运河疏通以后,靠水利发展起来的开封城更是难以停下衰败的步伐。
到了明末,河南巡抚为了阻拦义军,甚至扒开了开封的河堤,洪水一下将开封再度吞没。这是继王贲水淹大梁后再一次开封灭城。此后20年间,曾经世界第一大都市开封在地图上不复存在,直到康熙令人重建开封城。
到了近代,洋务运动时期,开封又因为河道泥沙淤积,错失了铁路修经的机会。新中国建国后,由于黄河的淤埋,曾经开封的古建筑应该悉数埋在土下。根据考古工作者的勘测,战国时期魏国距离地表12-14米,隋唐距地表10-12米,北宋距地表8-10米,元距地表7米,明距地表5-6米,清距地表3-4米,一共有6个时代的古城。几乎可以说,每一锄头下去,从春秋战国到明清的古董都能找到。
现今的开封,由于出于对地底文物保护的需要,只能牺牲它的发展,来成全中华文明的周全。而如今作为三线城市的它,也沉默无声地周遭在灯红酒绿中,安静地守卫着过往的一切。